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子宫肌瘤分型,以及子宫息肉良性和恶性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 2、子宫肌瘤分为哪些类型?
- 3、子宫瘤手术是大手术吗
- 4、子宫肌瘤分型
- 5、子宫肌瘤的中医分型有哪些?
- 6、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分型
富细胞型子宫肌瘤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CT表现为相应部位低密度占位,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相应部位等T1稍长T2信号占位,静脉内流空信号消失。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肉瘤大体上改变主要是坏死和出血,快速生长的肉瘤细胞需要丰富的血管进行营养支持,而子宫平滑肌瘤的血管多在肌瘤的假包膜内,呈包绕血流。
举个简单的例子,子宫肌瘤在超声报告内一般会描述为粘膜下、肌壁间、浆膜下3个位置,但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我们目前更偏向于使用figo的分型,把子宫肌瘤分为0-8型(如下图,8型为特殊位置肌瘤,图中并未画出)。
如果患者患有的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大多数的患者会出现有月经紊乱,月经周期明显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有的患者阴道流血的病情会出现有淋漓不断,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引起失血性贫血的现象发生。对于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来说,会出现有明显的小腹部疼痛的感觉,在月经期间这种疼痛感会明显加重。
子宫肌瘤分为哪些类型?
子宫肌瘤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肌壁间肌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肌瘤类型,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这种肌瘤较大时可能导致子宫增大或形状改变。肌壁间肌瘤一般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但治疗选择取决于肌瘤的大小和症状。 黏膜下肌瘤:肌瘤朝向子宫腔方向生长,突向子宫腔内部。
子宫肌瘤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肌壁间肌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类型,肌瘤位于子宫肌壁之间。这种肌瘤的生长可能使子宫逐渐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盆腔压迫感等症状。 黏膜下肌瘤:这种肌瘤向子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部。
子宫肌瘤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肌壁间肌瘤: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子宫肌瘤,约占所有子宫肌瘤发病率的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四周被肌层所包围。黏膜下肌瘤:约占10%左右,是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黏膜层直接接触形成的。
子宫瘤手术是大手术吗
子宫肌瘤的手术不能完全确定是小手术还是大手术,因为根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是否变性手术方式不同。如果子宫肌瘤是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大小在5cm左右,而且是单发的子宫肌瘤,这种肌瘤通常做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核除术就可以,这种手术不是大手术。
子宫瘤手术是否是大手术这取决于子宫瘤的大小,如果子宫瘤不是很大的话,微创手术就可以解决。另外,无论是大手术还是小手术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所以一定要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后护理工作。子宫瘤手术前的注意事项 尽量不让自己贫血 本身子宫肌瘤患者到了一定地步就会出现经常性的出血症状,贫血在所难免。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手术大小取决于子宫肌瘤的大体积、数目以及手术的方式。对于年轻患者有生育要求,可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在怀孕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子宫破裂的危险,需严密观察整个孕期。
子宫肌瘤分型
子宫肌瘤需按生长部位进行分型,分宫颈肌瘤和宫体部肌瘤,通常宫体部肌瘤占90%,宫颈肌瘤占10%左右。根据子宫肌瘤与肌壁关系,可分黏膜下子宫肌瘤,约占10%-15%,肌壁间肌瘤占60%-75%,浆膜下肌瘤占20%左右。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通常可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主要因内膜面积增大引起。
现在子宫肌瘤的分型多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子宫肌瘤9型分类方法,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子宫肌瘤想怀孕的女性,建议采用9型分类方法。见图1。
子宫肌瘤的分型有多种。第一种根据子宫肌瘤的生长位置分为:子宫体部肌瘤和子宫颈部肌瘤。第二种根据子宫肌瘤和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肌壁间肌瘤和子宫浆膜下肌瘤。第三种根据子宫肌瘤的个数分为:单个的子宫肌瘤和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发生原因不清楚,是女性妇科常见的肿瘤。
子宫肌瘤的分类按照肌瘤的生长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按照肌瘤与子宫肌壁间的关系分为三类:第肌壁间肌瘤占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包围。第浆膜下肌瘤约占20%。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并突出于子宫表面。
子宫肌瘤的中医分型有哪些?
气滞血瘀型:此型特点为肝气郁结,患者可出现乳房胀痛、情绪波动、情志不舒等症状,这些都是由于瘀血阻滞所引起的。 气虚血瘀型:患者主要表现为体力不足、气短、大便稀溏等气虚症状,同时伴有子宫肌瘤的瘀血表现。 阴虚血瘀型:此型患者会出现潮热、盗汗、大便干燥、心烦易怒等阴虚燥热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子宫肌瘤可分为四种类型。气滞证表现为小腹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治疗上宜行气导滞,活血消肿。血瘀证则见疼痛拒按,面色晦暗,月经量多或有血块,可用桂枝茯苓丸加三棱、莪术。痰湿证表现为小腹时作痛,或伴月经不调,带多色白,可用开郁二陈汤。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时,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治疗的原则,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同时辅以行气化痰、调寒热。根据患者体质和具体病情,进行随证施治。具体分为气滞、血瘀、痰湿、湿热四种证型,每种证型的表现和治疗方法如下:气滞证:主要表现为小腹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苔薄润,脉沉弦。
根据不同的证型,中医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例如,寒凝气血瘀滞时,可采用加味生化汤,方中包括当归、川芎、炙草、炮姜、桃仁、益母草、炒芥穗等,以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
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分型
型,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这种情况肌瘤是没有向肌层扩展的。1型,内凸50%的粘膜下肌瘤,无蒂,这种情况肌瘤向肌层扩展小于百分之五十。2型,内凸≤50%的粘膜下肌瘤,无蒂,这种情况肌瘤向肌层扩展大于百分之五十。子宫肌瘤在生长发展过程中,常向阻力较小的方向发展。
首先,肌壁间肌瘤是最常见的,约占总数的60%至70%,它们位于子宫肌层内部,被肌层完全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种类型。其次,浆膜下肌瘤占约20%,肌瘤从肌壁内向外生长,直至突出于子宫表面并与浆膜层直接接触。如果瘤体生长至阔韧带的两叶之间,即称为阔韧带内肌瘤。
粘膜下肌瘤根据肌瘤在宫腔内与子宫壁的关系又分为粘膜下子宫肌瘤O型,I型,II型。0型:有蒂粘膜下子宫肌瘤,未见肌层扩展;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小于50;I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大于50。
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而主要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是粘膜下肌瘤。